·京津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文创沟通赛暨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规划大赛落幕
1985年12月会晤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左一),高志凯担任翻译(左二)
2007年2月19日,是被人们称为“世纪巨人”的去世十周年的日子。
2月9日,一篇题为《翻译点评:在共同的历史关头他没有任何方法替代》的文章在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被放在明显方位。撰稿人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曾担任过英文翻译,现为我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档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的高志凯博士。
尽管担任过的英文翻译,伴随接见许多重要世界政要,现年45岁的高志凯对很多人来说,还很生疏。一个其时只要二十岁出面的年轻人,凭什么成为“世纪巨人”与世界对话的枢纽?这段阅历给他的人生又打上了什么样的痕迹?
2月11日上午10时,记者与高志凯相约在中海油大厦12楼碰头。这间足有40平方米的作业室内,悬挂着高志凯伴随会晤外宾以及老布什、克林顿等世界政要的相片。
“现在的我国,一睁眼所看到的这些场景是小平二三十年前就预言到的。”高志凯望着窗外向阳门外大街门庭若市的现象,由衷喟叹,“他在我的眼里,便是先知。”
高志凯给担任英文翻译的时分,只要23岁,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结业进入外交部也才两年,不过,他是研究生结业。
青年周末(以下简称为“青周”):给当贴身英文翻译,这个特别的差事怎样落在您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身上?
高志凯(以下简称“高”):我给小平当翻译说起来既偶尔又必定。说偶尔,其时外交部英文翻译室和其他语种比起来,算是个大处室了。从英文室要被选为国家最高档别领导人的翻译,概率也不高,我是走运的。
但我可成为小平的翻译实际上也是必定的。首要,我个人便是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人。1977年小平决议康复高考,我15岁,正读高一也考上了苏州大学外语系;读大三时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一年后又考取了联合国舌人训练班,硕士结业后分派到外交部翻译室当舌人。
其时国家遍及短少人才,我进外交部的时分,英文室也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分,周文重、施燕华等长辈已经在一线作业了十年二十多年,急需后来者候补。
高:很多人说我有言语天分,其实我自己理解,我在外交部的成果主要靠勤奋好学。在外交部作业我一向住在翻译室的打字间里。打字间里有一张小床,白日把铺盖收起来,晚上就在这张小床睡觉,一会儿便是5年。那段年月里,搭档们下班今后,我就会持续在作业的当地作业学习,经常是用晚上的时刻,提前完结本来应该是在第二天完结的笔译作业。这样,第二天上班时,当其他开端作业的时分,我一般已完结了使命,又可承受新的作业了。日复一日,对自己的训练是巨大的,收益是无价的。在外交部的年月,我就像是一块海绵,尽可能多地了解把握各种专业相关常识和外交政策。